2019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主基調依然是"穩",穩地價、穩房價、穩預期仍是主要內容。一方面房地產與實體經濟的融合越來越緊密。房地產行業、企業、業務將加快融合,體現為不同城市不同市場不同業態,將互相滲透互相補充。另一方面,在5G、大數據、AI系統、智能化等新技術的影響下,跨界融合也將愈演愈烈,尤其是房地產和科技創新的滲透和融合。
2019年商業地產的庫存壓力依然較大,困擾商業地產行業的"庫存"問題仍然存在。
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,2018年末,全國辦公樓待售面積3649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0.4%;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13793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9.3%。而根據全聯房地產商會寫字樓分會(CORC)的統計,2019年以來,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寫字樓空置率全部在15%以上運行,全國寫字樓平均空置率超過20%,商業營業用房空置率高達30%。
有媒體報道,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武漢、長沙、杭州、廈門、重慶大多數核心城市的空置率都在上升。例如深圳甲級寫字樓的平均空置率達到23.3%的新高,其中最高的前海片區達65.7%。而在上海方面,寫字樓的空置率同比上升4.4個百分點至18.0%,創下近10年新高。與此同時,市場的租金水平也在下行,當期有效租金同比下降2.9%,降至296.8元/平方米/月。杭州的空置率也上升到17.5%,廈門空置率達到14%,武漢重慶和西安,寫字樓空置率超過了30%。天津,長沙空置率已經接近50%。
全聯房地產商會副秘書長、房訊網董事長劉凱表示: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,中美貿易因素,聯合辦公受挫,長租公寓爆雷,互聯網金融退潮等因素疊加作用下,商辦地產市場短期內將維持空置率上升、租金和售價下降的通道,預計2020年寫字樓市場租金和售價將會延續下降趨勢。
劉凱指出,盡管當前國際環境不確定不穩定性因素明顯增多,國內經濟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,經濟下行壓力較大,但中國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的亮點。韌性足、潛力大,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。因此,我們認為,作為經濟的晴雨表,商辦地產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同樣沒有改變。
隨著中國房地產改革的深入和存量時代的來臨,商辦地產市場進入新的周期。如何面對新周期,適應新邏輯,在戰略、業態、產品、模式等方面突破創新,如何將大數據、5G技術、智能化等創新科技與商辦地產進行融合,為商辦地產賦能,實現商辦地產的轉型升級,將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核心命題。